來源:市大數據應用局 更新時間:2024-03-18
呂梁市大數據應用局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
一、2023年工作情況
2023年,我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劉市長的指導幫助下,搶抓國家組建數據局的重大機遇,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和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三生態兩中心一基地”,即:全力構建大數據產業生態、應用生態和創新生態,聚焦打造全省領先的超算中心、大數據存儲中心和大數據產業基地,努力建設全國知名的“數谷呂梁”。
概括起來,主要取得以下明顯成效:
一是政策體系持續健全完善。年初及時出臺《呂梁市大數據產業發展2023年行動方案》,圍繞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數字化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5方面部署下達16項重點工作任務;精心謀劃出臺《打造數谷呂梁·數字大健康產業園實施方案》,著力從夯實數字大健康應用基礎、加快數字大健康產業發展、加大數字大健康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數字健康創新融合應用4方面培育發展數字大健康全產業鏈,全力打造數谷呂梁·數字大健康產業園;率先探索出臺《呂梁市大數據企業認定扶持辦法》,明確大數據企業認定組織實施、認定標準、認定程序、扶持措施、管理監督等標準規范,在全省率先探索和組織實施大數據企業規范認定和量化管理。通過自愿申報、初審復核、專家評審、公示批準,首批認定呂梁市大數據企業19戶,并予以命名授牌和獎勵扶持。
二是發展環境持續鞏固優化。全年組織全局干部集中開展了四次入企調研服務,特別是7月份舉全局之力集中開展了全市數字經濟大調研和入企服務月活動,深入全市31戶大數據企業、數實融合應用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入企服務。通過認真梳理分析、專題交流研討、制定工作方案、促進轉化應用,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面臨的困難問題,推動全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組織動員、指導幫助縣市區、省級開發區和大數據企業申報10個省級數字經濟專項資金項目,獲得獎補資金912萬元。呂梁經開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成功入選省級數字經濟示范園區,為全省首批確定的五個省級示范園區之一,數據底座平臺項目已向國家數據局進行了首批申報;全力落實市級扶持政策資金,通過組織開展呂梁市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資料初審、現場核查、專家評審和公示批準,全市共有13個項目予以獎補528.88萬元。
三是招商引企取得豐碩成果。我們圍繞“數谷呂梁”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構建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展會招商和產業鏈招商、鏈主企業招商工作機制,常態化組織全市參加省內外高端大會、論壇、峰會、博覽會等,特別是書記、市長和分管的劉市長親自聯系、帶隊招商,不僅引進了一大批數字經濟優質企業,而且還吸引了一些全國甚至全球領軍企業、頭部企業落地呂梁,今年新引進大數據企業50家,成功簽約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企業華大基因,成功引進全球獨角獸企業盤石集團和中國十大網信龍頭企業三六零數字安全科技集團,成功引進注冊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山西昊想科技有限公司。盤石集團已在呂梁注冊成立了山西莫問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盤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山西磐石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3家企業,三六零數字安全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注冊成立了呂梁三六零數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均展開了相應的業務;山西昊想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廠房改造,開始對電子智能手表等數字產品進行生產組裝。
四是數字經濟持續發展壯大。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達到58戶,大數據企業數量突破200戶,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連續三年每年的增長速度都保持在300%以上。已初步形成5G+應用產業、信創產業、數據標注產業、人工智能應用產業、云計算和超算服務相關產業五大特色產業,正在打造數字大健康產業。
五是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我們聚焦“985”重點產業鏈和“1+7+N”特色專業鎮,推動數字轉型項目實施和數字化場景應用,努力把“985”重點產業鏈打造成數字轉型的主鏈條、把專業鎮打造成數智賦能的主戰場。全市累計建成17座智能化煤礦,17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中陽鑫巖和興縣斜溝煤礦獲評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離石東江、臨縣龐龐塔和柳林沙曲二礦通過省級智能化煤礦驗收評定,龐龐塔和鑫巖煤礦率先實現5G+智能化煤礦深度融合,被確定為全省智能化煤礦建設標桿;孝義鵬飛集團成為全國首家通過DCMM國家三級認證的煤化工企業,孝義信發建成國內首家氧化鋁智慧工廠,晉能科技建成智能化工廠;文水建龍實施數智化改造,產量提升了30%、能耗下降8%;全市建成14個數字鄉村示范村,交口縣南山百世建成數字化生態農業生豬養殖,并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生產安全可追溯;交口韋禾農業建設智能化生產線,建成智能化菌種、菌棒培養室,搭建全省首家食用菌數字化智能工廠;建成呂梁網絡貨運產業園,快成物流、貨易通、大唐網絡科技、峰凡物流科技等10余戶企業建成智慧物流企業;建成呂梁市人民醫院、汾陽市人民醫院眼科人工智能、遠程協同診療信息系統,“三醫聯動協同發展平臺”已接入115家醫院、294家基層醫療機構、1442家定點藥店;建成5G+三川河流域河道、大氣污染源、黃河生態綜合治理、森林防火等監測監控平臺和智慧環保平臺,形成立體式、高密度的“大氣環境智能監控網絡”;建成無人機河道巡查系統,河湖治理、河道管理實現數字化;“呂梁通”城市綜合服務平臺經過9次迭代升級、歷經3年建設完成,已上線14大類314項行政審批和民生服務事項,實名注冊用戶數達65.24萬人。
六是考核任務能夠超額完成。今年省市在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指標和轉型發展績效評價指標中,首次新設了數字經濟兩項考核指標: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及其占GDP比重。根據省統計局和省工信廳核定的我市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為44.5億元,要完成今年下達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15.1%”和“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2%”的目標,全市今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應達到56.3億元,預計全年可突破60億元,增速將達35%、占比將達2.4%。
二、2024年工作計劃
2024年,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呂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大數據賦能呂梁轉型發展,大力培育壯大大數據產業,大力深化大數據與傳統產業融合應用,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讓數字經濟助力美麗幸福呂梁建設,用數字技術創造呂梁美好未來。
1、主要目標
按照省定高質量考核完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及占GDP比重任務。
2、項目籌劃
經組織申報、項目征集,擬實施25個重點項目,其中新型基礎設施項目4個、大數據產業項目5個、大數據融合應用項目16個;總投資25.6億元,其中年度計劃完成投資8.2億元。
3、主要措施
一是持續抓好頂層設計。出臺《呂梁市大數據產業發展2024年行動方案》,提出全市大數據產業市場主體培育目標措施,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二是持續開展招商引企。繼續組織全市走出去參加高端大會、論壇、峰會、博覽會等,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展會招商,大力支持產業鏈招商、鏈主企業招商;主動引進來市域外的大數據企業、研究機構,開展大數據企業專場對接、交流合作、招商洽談等,并引導縣市區充分利用政府資源,鼓勵采取政府項目實體化、政府投資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培育發展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大數據產業。
三是持續壯大數字經濟。推動各縣市區、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全域發展大數據產業,離石區、柳林縣、汾陽市、孝義市、交城縣、文水縣、方山縣、中陽縣、興縣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5戶以上,其余縣實現大數據企業“零突破”;呂梁經開區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10戶以上,孝義經開區、興縣經開區、嵐縣經開區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5戶以上,其余省級經開區(示范區)實現大數據企業“零突破”。聚焦5G+應用產業、信創產業、數據標注產業、人工智能應用產業、數字大健康產業、云計算和超算服務相關產業六大特色產業發展,繼續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力爭取得新成效。
四是持續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全市煤礦和非煤礦山加快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國智慧礦山樣板。推動煤焦化工和有色金屬行業代表性企業,開展工業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動物聯網、5G、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在種植、林果、畜牧生產、經營管理和鄉村治理中廣泛應用,建設智慧農業、智慧農業企業和數字鄉村。推動全域智慧文旅建設,打造數字化、智慧化文旅示范區。
五是持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完成5G基站全部建設任務,加快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大力推動超算中心升級改造、華為山西(呂梁)大數據中心實施擴建和呂梁國棟充電樁智慧平臺應用項目建設,積極打造全省算力樞紐節點,爭取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
六是持續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力。持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高質量業務培訓,積極爭取在廈門大學舉辦業務培訓班,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和各行業企業家的數字經濟思維和發展能力,提高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
七是持續提高數據安全保障水平。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廣泛開展宣貫活動。引導支持企業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評估(DSMM)、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等認證工作,并給予認證獎勵。大力開展數據安全檢查,持續舉辦數據安全培訓,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全社會對數據安全的認識和防范數據安全風險的能力。
八是持續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扶持。搶抓國家組建大數據局的重大機遇,推動縣(市、區)和省級經開區(示范區)成立專門機構、出臺專項政策、設立專項資金,發展數字經濟。
九是持續加大督查考核工作力度。開展大數據工作專項督查,加大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轉型發展績效評價和年度專項考核力度,對爭取到國家、省級大數據政策、資金、項目、獎勵和在數字經濟招商引企、引技、引才方面取得成績的予以政策傾斜和考核獎勵,推動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形成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