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s0rlv"><listing id="s0rlv"></listing></strike>

<label id="s0rlv"></label>
    1. <label id="s0rlv"></label>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解讀《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更新時間:2021-12-29

        12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九場發布會,深入解讀《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主要內容并回答記者提問。

        馬學英:

        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九場發布會,主題是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我們邀請到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文志,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建成,請他們深入解讀《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主要內容并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首先,請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介紹相關情況。

        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

        各位媒體朋友:

        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省三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笆奈濉睍r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組織編制了《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下面,我就《規劃》編制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2017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山西,都對我省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氣候多樣,這種獨特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山西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和“優”,為山西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在編制《規劃》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突出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推進全產業鏈開發,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等重點,系統謀劃了“十四五”時期我省農業工作。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林武書記、藍佛安省長高度重視,對規劃的編制和落實提出明確要求。成立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35個單位為成員的規劃編制領導組,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成立由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組及由主要負責人領題的規劃編寫組,確保高標準高質量。二是扎實開展規劃編制。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特”“優”農業現代化等8個大專項和20余個子課題專題調研。同時,借鑒浙江等先進省份經驗,對接全國相關專項規劃,結合“院士專家山西行”、省政協專題調研等活動,多次征求意見,數易其稿,力爭符合山西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共8章31節??傮w上可以概括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思路目標。在全面總結“十三五”我省農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分析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提出“十四五”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到“十四五”末,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365萬噸以上,肉蛋奶果菜等重要農產品供應充盈,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十大產業集群產值“三個翻番”;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兩個高于”;打造有機旱作農業特色品牌,基本建成北方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高地“兩個品牌”。

        第二板塊,重大舉措。一是守牢守好糧食、耕地、種業、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民收入五條農業轉型發展底線。二是落實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個不摘”,強化領導體制、政策體系、工作機制、支撐要素“四個銜接”,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防范致貧返貧風險。三是持續推進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三大省級戰略和“釀品、肉制品、乳品、果品、飲品(山西藥茶)、主食糕品、中醫藥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十大產業集群建設。四是不斷完善和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五大體系”。

        第三板塊,保障措施。一是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各項農村改革,增強動力和活力。三是強化財政、金融、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四是健全工作推進機制、考評監督機制等。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著力在《規劃》的落地落實落細上下功夫,開創我省農業特色轉型、實現優質高效發展的新局面。謝謝!

        馬學英:

        謝謝張軟斌副主任的介紹。

        接下來,開始回答記者提問。請各位記者在提問前先通報所在新聞單位的名稱。

        新華社記者:

        《規劃》中提出,要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穩定糧食生產。請問“十四五”時期山西省將采取哪些措施來穩定糧食生產?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是國之大者?!薄爸袊说娘埻肴魏螘r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薄笆濉睍r期,我省糧食產量穩定在135億公斤以上,并且跨過140億公斤大關?!笆奈濉睍r期,我們將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踐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立足于穩面積、增畝產、??偖a、提產能,確保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136.5億公斤以上。

        一是義利同抓穩面積。面積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要落實黨政同責要求,制定出臺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規定配套考核辦法,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將面積分解到市到縣,落實到村到田。統籌各類資金,加大對糧食生產支持力度,調動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及時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資金兌付到戶,積極推動主要糧食作物納入中央大災保險試點,穩定種糧收入預期,持續保護和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695萬畝以上。

        二是科技支撐增畝產。加快良種良法配套應用,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分區域分作物制定糧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強化跟蹤指導服務,緊盯關鍵農時農事,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包縣包片開展技術指導,持續提高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的到位率和覆蓋率。加強項目示范引領,整建制實施糧食穩產保供、綠色高質高效等項目,輻射帶動糧食生產水平不斷提升。

        三是減災減損??偖a。牢固樹立防災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糧的理念。加強與氣象部門會商,組織制定分月分季氣候趨勢預測與防災減災指導意見,建立預警和專家會商制度,及時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第一時間制定防范措施、組織防災減災,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

        四是機田證發力提產能。通過農機轉型升級補短板、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地力、高素質農民培育增技能一體化推進,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廣泛開展農機作業技術集成和先進適用農機推廣應用,推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以上。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建后管護,確保建一畝、成一畝,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822萬畝、改造提升218萬畝。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訓力度,著力提升農戶科學種糧水平,力爭到“十四五”末,培訓40萬名高素質農民。謝謝!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在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方面,山西省有哪些具體探索或舉措?

        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近年來,圍繞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的難題,圍繞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新課題,我省把農業生產托管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突破口,以小切口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業大發展。據典型調查,糧食作物全程托管畝均可增產20%、畝均節本增效350元左右。生產托管在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生產托管工作,林武書記、藍佛安省長多次調研、親自推動。省人大在全國率先頒布施行《山西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條例》。省政府在長治市召開生產托管現場推進會。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深化農業生產托管的指導意見》。建立了“政府領導、部門指導、縣級主體、鄉鎮統籌、村組落實、網格對接”的工作推進機制。農業生產托管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構建。

        二是培育壯大主體。以生產托管項目為抓手,支持農機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服務主體參與農業生產托管,擴大托管面積。支持服務主體間開展聯合合作,組建聯合體、聯合社、協會、聯盟等,延伸服務鏈條,拓展服務領域。目前,全省共有生產托管服務主體3.2萬家,托管面積2300萬畝,覆蓋所有農業縣,穩定服務小農戶110萬戶?!?/p>

        三是集聚要素支撐。以生產托管為載體,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優先補貼大馬力和適合丘陵山區作業農機具4.1萬臺套。把宜機化改造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生產托管主體帶頭人、農機手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訓。推動金融部門創新“托管貸”等產品,落實新型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政策,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財政、保險部門開展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試點,降低托管主體市場風險。

        四是強化利益聯結。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提供耕種防收全程托管或“菜單式”托管服務,讓農戶自主選擇。注重維護各方利益,推廣“服務主體+農戶”“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模式,創新保底、“保底+分紅”“服務+訂單”等方式,構建托管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落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農業生產性服務指南》地方標準,使用統一規范合同文本,明確服務質量、價格和違約責任,切實保障小農戶利益。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重點聚焦小農戶和糧食作物等重要農產品,在擴面、提質、增效上下功夫,通過提升托管能力、規范托管行為、補齊要素短板、調動多方積極性、完善保障措施,持續深化農業生產托管。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托管面積占到總播種面積的60%以上,服務帶動小農戶50%以上,構建起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技術集成、管理規范、服務高效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體系,在引領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動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的進展。謝謝!

        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節目中心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和‘優’”。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再次明確“農業特色轉型,實現優質高效發展”。請問:《規劃》對實施農業“特”“優”戰略是如何考慮的?有什么重要舉措?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文志:

        謝謝記者的提問。這次《規劃》明確提出“堅定實施農業‘特’‘優’戰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集中體現,是整個《規劃》的核心和靈魂,也是我們全方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兑巹潯妨⒆闵轿髻Y源稟賦,系統梳理,精準定位,鮮明提出了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的總體布局和發展目標,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山西農業優質高效發展。概括起來有“六大舉措”。

        一是大戰略引領,就是三大省級戰略。高水平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堅持國際視野、國家標準,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和農村綜合改革先行區,引領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今年太谷區成功申報國家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深化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建設,在保障生態安全和提升糧食產能基礎上,推動草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成為北方農牧交錯帶結構調整樣板區和京津冀優質農畜產品供應基地。加快推進以運城(臨汾)果業出口平臺為引領的“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建設,以平臺倒逼、引領、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的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帶動更多“特”“優”農產品走出山西、走出國門,構建內陸地區農業開放發展新高地。

        二是大區域布局,就是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布局,以及釀品、肉制品、乳品、果品、飲品、主食糕品、中醫藥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十大產業集群布局。以拳頭產品為內核,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促進全要素集聚、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讓每一個產業都有地標,讓每一個區域都有名品。

        三是大項目支撐,就是堅持市場化運作,統籌布局實施一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的項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動項目向園區集聚,引導相關主體入園入區,統籌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強鎮等建設,將園區打造成為項目建設主陣地、農業轉型主戰場、經濟增長主引擎。

        四是大龍頭帶動,就是培育壯大一批市場主體,認定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突出抓好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等各類主體廣泛參與,一體化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形成不同產業的領軍主體方陣。創設農業企業扶持政策,實現家庭經營、合作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

        五是大市場定位,就是在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中找坐標。瞄準大城市、大區域市場,北上京津冀、東進長三角、南下粵港澳,積極推動特優農產品走出去。統籌拓展線上、線下市場,國內、國際市場,抓住農產品電商、直播帶貨、跨境貿易等風口,推動我省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進入中高端市場。

        六是大品牌賦能,就是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深入推進兩個“三品一標”,一個是農業生產的“三品一標”,即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另一個是產品的“三品一標”,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叫響“有機旱作·晉品”省域農業推廣品牌,打造“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矩陣,講好山西農業品牌故事,讓山西“特”“優”農產品品質更優、品牌更靚、影響更廣。謝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請問“十四五”期間,山西省將如何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十大產業集群將在農業特色轉型、優質高效發展過程中發揮哪些作用?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

        感謝記者的提問。省政府2020年初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提出打造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渡轿魇 笆奈濉鞭r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產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規劃》明確,十大產業集群“十四五”末將實現2100億元的產值目標。為確保目標的順利實現,“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來推動。

        一是強化龍頭企業培育。以全省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為契機,從科技研發補助、固投補助、貸款貼息、涉農人才補助、上市獎勵等角度,繼續加大對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代表的農業農村市場主體的培育力度,努力壯大龍頭企業規模,提升實力,切實發揮企業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超過7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數量達到1000家左右。

        二是構建農業全產業鏈。依托谷子、蔬菜、蘋果、生豬、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推進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推動十大產業集群延鏈、補鏈、壯鏈、優鏈,在我省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

        三是差異化分類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根據十大產業集群的發展基礎和現狀,采取差異化的思路和舉措,推動產業健康發展。針對釀品、肉制品、乳品、果品4個起步最早,基礎良好的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傳統工藝向現代化工業生產轉變,豐富產品矩陣,開發高端產品,做大企業規模。針對飲品、主食糕品、中醫藥品3個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較快的新興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標準體系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針對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妝品3個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的未來高新產業集群,強化關鍵技術攻關,引進培育領軍企業,支持開發純天然、功能性、高端產品。

        在各項舉措推動下,“十四五”期間,十大產業集群將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逐漸成型、成勢,在我省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帶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切實成為我省農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柱產業。謝謝大家!    

        山西新聞網記者: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也是《規劃》實施的第一年,請問我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方面,主要抓了哪些工作,具體實施效果如何?

        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建成:

        感謝記者的提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是“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首要任務。今年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省委農辦的統籌指導和省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鞏固拓展有效銜接重點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方案,將全省117個縣分為46個重點幫扶縣、40個整體推進縣和31個先行示范縣三大類,分類指導統籌推進。二是抓好政策銜接。跟進對接中央層面33項調整優化政策,出臺我省貫徹意見或實施方案,對現有幫扶政策分類優化調整,做到各項政策舉措只能強化不能削弱。三是抓好機制銜接。堅持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范圍,對“三類縣”分別設定不同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權重。

        具體講,主要抓了以下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省級出臺實施方案,市縣制定實施細則,瞄準脫貧不穩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對象”,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特別是有效應對洪澇災情,逐村逐戶摸排,全力抓好因災監測和救助幫扶工作,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二是鞏固拓展“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開展問題集中排查整改,實施鞏固拓展專項行動,健全長效排查和限時解決制度,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常態化排查,緊盯關鍵時段、突發災害重點排查,各類問題靜態清零,動態保障。三是抓好產業就業增收。圍繞“特”“優”戰略,持續培育帶動幫扶主體,完善利益聯結,深化消費幫扶。全省到縣銜接補助資金106.7億元,58.7%用于產業發展。小額信貸應貸盡貸全額貼息。重點幫扶縣、整體推進縣農產品災害險全覆蓋,價格險基本覆蓋。納入年度計劃的12102個項目全部開工。項目開工率、資金支出率全國居前。抓好脫貧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外出務工、就地就近就業、公益崗位安置、技能培訓和扶持創業“五個一批”,務工就業達到94.92萬人,務工就業和省外務工人數與去年比實現“兩個高于”。四是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印發集中安置區社區治理、做好后續扶持兩個實施意見,開展質量安全排查和產業就業保障兩個專項行動,對安置脫貧人口100人以上的725個集中安置區全部派駐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社區治理,促進了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可融入,逐步能致富。五是抓好扶貧項目資產管理。省級出臺管理指南,市縣健全管理體系和動態監管臺賬,總規模741.34億元的扶貧項目資產全部確權,對不同資產分類管理,確保有人管、管得好,有收益。六是提升社會保障兜底能力。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農村低保保障標準提高到5658元,殘疾人兩項補貼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6元、89元。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對低收入老年人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七是精準選派駐村幫扶隊伍。健全常態化駐村幫扶工作機制,聚焦六類重點鄉村,因地制宜派駐幫扶力量,全省共派駐36名駐縣大隊長、7066支駐村工作隊、22365名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確保了選得優、下得去、管得好、干得好。八是扎實抓好問題排查整改。組織市縣、行業部門、駐村干部、督導組等多方力量,高規格召開動員大會、全覆蓋排查存在問題,高標準制定整改方案,全方位采取有效措施,高質量整改突出問題、全過程跟蹤整改成效,高效率建立長效機制,全領域鞏固脫貧成果。九是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以百日攻堅專項行動為抓手,出臺整治方案、制定整治標準,建立長效機制,改善了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提振了精神面貌。謝謝!

        馬學英:

        非常感謝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四位負責同志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也非常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p>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首頁  |   網站地圖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呂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辦   技術支持:呂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呂梁市離石區永寧中路9號     網站技術聯系電話:0358-8222583

        版權所有:呂梁市人民政府網  晉ICP備06004910號-1  網站標識碼:1411000003

        晉公網安備 14110002000102號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超碰凹凸人人人澡|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亚洲女教师丝祙在线播放
        <strike id="s0rlv"><listing id="s0rlv"></listing></strike>

        <label id="s0rlv"></label>
        1. <label id="s0rlv"></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