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s0rlv"><listing id="s0rlv"></listing></strike>

<label id="s0rlv"></label>
    1. <label id="s0rlv"></label>

        關于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來源:山西省民政廳 更新時間:2023-07-19

        各市民政局、財政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災情疫情防控和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民政部、省委省政府關于扎實穩住經濟、完善社會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關要求,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基本生活救助

        1、將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特困供養救助范圍。根據省民政廳《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審核確認辦法》《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結合當地工作實際,完善政策措施,簡化優化程序,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按規定程序納入保障范圍。要突出重點,將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中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殘疾人、三級精神殘疾人納入單獨申請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將符合條件的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殘疾人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確保應保盡保,不斷提升兜底保障能力。

        2、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一是認真落實“愛心消費券”發放。配合省商務廳,做好為全省特困人員發放每人1500元“愛心消費券”的工作,確保足額發放到位。二是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每人增發300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一次性生活補貼資金按照省和市縣財政6:4比例分別負擔,有條件的地方以消費券形式發放,務于8月20日前發放到位。

        3、適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加強與發展改革、統計、財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密切關注物價變動情況,配合相關部門適時啟動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4、按時足額發放救助資金。落實省財政廳、省民政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山西銀保監局《關于進一步規范社會救助資金監管工作的意見》,不斷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城鄉低保金實行按月發放,每月10日前發放到戶;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按季發放,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每季度初10日前發放到戶,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統一支付到供養服務機構。認真履行在社會救助資金籌集、分配、撥付、發放等環節的所屬職責,確保責有人負、事有人做,確保每個環節監督到位。杜絕以任何形式擠占、挪用、截留、滯留救助補助資金,或用于工作人員日常辦公經費、機構運轉、大型設備和基礎設施維修改造等。

        5、落實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為進一步提高我省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實效性,各地要認真落實《山西省民政廳?山西省財政廳關于規范我省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制定和調整工作的指導意見》,合理確定2022年度低保標準,同步調整特困供養標準,形成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相適宜的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

        6、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認真貫徹落實省民政廳《關于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扎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確保5年過渡期內,按照中央“四個不摘”的要求,保持現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實施“十一項”舉措,對脫貧人口中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員,依規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二、加大臨時救助力度

        7、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等原因;因子女接受學前、高中和全日制大中專院校教育(不含自費擇校生)、醫療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充分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采用“一事一議”方式提高救助額度,確保有難必救、凡困必幫。

        8、開展未參保失業人員等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范圍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幫助其渡過生活難關。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按照不低于當地農村低保月標準發放。

        9、開展生活困難未就業大學生等救助幫扶。對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的未就業大學生,未納入低保范圍的,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臨時救助等相應幫扶措施。

        10、開展因災情疫情基本生活困難群眾救助幫扶。對因災情疫情影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取消戶籍地申請限制,對受災情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各地要及時掌握轄區內受災情疫情影響群眾生活狀況,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應對舉措,并抓好落實,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救助范圍。

        11、開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以山西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省級核對平臺為基礎,匯聚整合各部門的低收入人口數據資源,加強線下主動發現、線上信息共享和核對,及時更新相關數據,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將暫時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低收入人口系統,進行動態監測。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及時干預、轉辦服務、精準救助、綜合幫扶。

        三、完善主動發現機制

        12、開展特殊困難群體救助政策落實情況全面排查。加強與人社、殘聯、鄉村振興等部門信息互通,對全省已脫貧人口、未參保失業人員、持有二代和三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未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因病因災因殘因疫情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等定期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將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

        13、開展多種形式救助措施。各市、縣(區)民政部門要因地制宜、因時施策,統籌運用發放實物、現金和提供服務等方式,不斷提升分類化、差異化救助水平。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創新“物質+服務”救助模式,特別是災情疫情期間,要及時掌握困難群眾需求,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走訪探視和照料服務,確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14、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鼓勵、支持慈善組織、志愿者、專業社會工作者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救助,為困難群眾提供物資捐贈、生活照料、心理疏導、送醫護理等多樣化服務。鼓勵、引導慈善組織設立社會救助項目,探索建立政府引導支持、行業組織運作、慈善組織參與的“救急難”平臺,進一步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的有效銜接。要充分挖掘本地社會力量和慈善資源,依托村(社區)和社會組織,發揮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社區網格員作用,引導志愿服務組織、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社會救助。

        15、暢通救助申請渠道。依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務大廳進一步健全完善“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窗口,暢通省市縣三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和“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嚴格規范值守,及時受理救助申請,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的作用,協助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對家庭陷入困境的困難群眾早干預、早救助,做到有難必救、凡困必幫。

        四、強化工作監督管理

        16、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充分發揮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積極主動加強與教育、公安、司法、人社、住建、衛健、應急、鄉村振興、醫保、殘聯、工會等相關部門協調,強化部門信息數據共享,定期開展信息比對,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精準認定救助對象。確保困難群眾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確保社會救助對象及時納入教育救助、醫療救助、養老保險救助等保障范圍,提升綜合救助能力。

        17、不斷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加強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統籌,將困難群眾救助所需資金和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除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外,不足部分由市縣財政加大投入,做好資金保障工作。

        18、持續開展社會救助專項治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糾正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民政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紀委監委有關工作部署,2022年到2025年持續整治“人情?!?、“關系?!?、貪污侵占、虛報冒領、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社會救助領域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持續糾正“漏?!狈笱苋?、拖延刁難、推諉扯皮等社會救助領域作風問題,持續強化社會救助領域信訪矛盾化解,加強社會救助規范化管理,堅決糾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

        19、強化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采取媒體宣傳、工作人員現場講解、社區公示欄張貼和張貼“救助明白卡”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政策宣傳活動,讓基層工作人員熟悉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讓群眾了解社會救助條件、申請渠道、辦理程序、應盡義務等,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政策知曉率。

        20、健全完善容錯糾錯機制。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對非主觀原因導致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保障范圍的,對秉持公心、履職盡責但因處置突發事件、受客觀條件限制、開展救助工作創新改革等,導致出現失誤偏差但能夠及時糾正的經辦人員,依法依規可免予問責,激勵基層干部擔當作為。



        山西省民政廳???

        2022年7月19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

        首頁  |   網站地圖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關于我們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呂梁市政府信息中心承辦   技術支持:呂梁市政府信息中心

        地址:呂梁市離石區永寧中路9號     網站技術聯系電話:0358-8222583

        版權所有:呂梁市人民政府網  晉ICP備06004910號-1  網站標識碼:1411000003

        晉公網安備 14110002000102號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超碰凹凸人人人澡|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亚洲女教师丝祙在线播放
        <strike id="s0rlv"><listing id="s0rlv"></listing></strike>

        <label id="s0rlv"></label>
        1. <label id="s0rlv"></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