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更新時間:2025-07-08 10:37:40
堆積多年的建筑垃圾得到清理,新的垃圾轉運站拔地而起,河道恢復水清岸綠……一個多月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在我省深入開展,督察組共交辦三十三批群眾信訪舉報件。各級各有關部門強化責任擔當,采取有力舉措,抓好督察轉辦問題整改工作,并以此為契機,舉一反三,扎實推動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邁上新臺階。
隨著督察工作強力推進,一場徹頭徹尾的生態環境整治在三晉大地開展,一大批百姓反映強烈的突出環保問題迅速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
“沒想到幾天時間就都清理干凈了,現在走在路上,連空氣都帶著清爽勁兒?!比涨?,家住晉城市城區鐘家莊街道中原街社區的居民王天紅對記者說,“以前中原街至佑安街一段路,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混雜堆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你看現在這路,多干凈整潔,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這整改速度,真是暖到咱心坎兒里了!”
在接到轉辦的群眾舉報件后,晉城市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當日便調集大型機械與施工人員進場,挖掘機精準破碎遺留的建筑垃圾,高壓沖洗車來回穿梭,工人師傅們連夜施工,搭建圍擋。短短3天時間,景西路即迎來蛻變:原先堆積的垃圾清理殆盡,水泥路面清晰可見,裸土被防塵網嚴密苫蓋,路兩側施工工地豎起嶄新的綠色圍擋,街道綠化帶郁郁蔥蔥。傍晚時分,附近三三兩兩的居民推著嬰兒車散步,孩子們的嬉笑打鬧與不遠處流動商販的煙火氣,一同融入了身后的萬家燈火。
中央對我省開展生態環保督察,是對我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全方位把脈問診,把的是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之“脈”,問的是生態環境領域政策執行與具體實踐中的問題之“診”。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國家生態環保決策部署,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有力提升,美麗山西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被黨中央、國務院評為優秀等次。
成績,始于久久為功的政治責任,始于扎實有力的精準舉措,始于不折不扣的執行落實。
長期以來,我省堅決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至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出臺了一系列生態環境領域的政策文件,夯實了高質量發展基礎?!渡轿魇↑S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條例》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供了有力依據;《山西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繪制出全景式藍圖;《山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細則》進一步強化督察問責,推進污染防治工作扎實開展。
今天,如果你漫步在汾河百里廊帶介休段,能看到生命力旺盛的馬藺草在河畔扎根,與經過特殊改良的土壤共同構筑起抵御水土流失的堅固屏障,此處的汾河河面寬度也從當初的一眼可見擴展到五六十米,汾河水量得到了顯著增加。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寄予了山西“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殷切期望,為實現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目標,我省把工程治理作為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關鍵之舉,謀劃了“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285個項目,對汾河進行全流域、全方位治理。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285個工程全部開工,已完工198個,完工率為69.5%。
從城鎮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到城鄉黑臭水體整治,從工業園區廢水深度處理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從河湖生態修復到倒逼相關行業產業綠色發展,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落地,汾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河水清澈、百草豐茂,流域生機勃勃。
仲夏的省城,汾河在藍天白云下宛如一條“碧玉帶”穿城而過,綠樹掩映的濱河自行車道上車鈴輕響,汾河的風裹著水汽從身邊拂過。這里,正成為百姓的詩意長廊,如今人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感受“母親河”吹來的清風。
7月5日一大早,不少省城市民發現,在一夜大雨之后,燥熱的空氣散去,整個城市像被戴上了高清濾鏡一般,美得像一幅畫:粉色朝霞層層疊疊堆在天邊,云朵掛在藍色幕布之上。此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再次聚焦山西,如同這一場“及時雨”,為這片古老土地的生態環保工作帶來新的審視與推動,也讓百姓的生態獲得感有了切實提升。
“之前傾倒建筑垃圾的位置在村中間,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不免會受到影響?!比涨?,陽曲縣泥屯鎮中兵村村民周小琴指著當地整飭一新的原子溝說,“你看,現在這里已經覆蓋了黃土,以后還要規劃成綠地。中央督察組把我們老百姓的事當成頭等大事來辦,困擾我們多年的環境問題解決了?!?/span>
群眾問題無小事。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期間,針對群眾舉報“建筑垃圾隨意傾倒”的熱點問題,我省立行立改,在厘清責任后迅速行動,解決了多年來“堵”在百姓家門口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情點贊。為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各地還舉一反三,開展排查清理行動,確保建筑垃圾規范處置。
此次開展的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之后,對我省生態環保領域開展的第一次全方位“體檢”。督察工作開展以來,我省以“刮骨療毒”的決心、立行立改的行動推進整改見成效、有實效。
在督察強力推動下,一個個生動的綠色發展音符在三晉大地的山川河流間回響。清晨,老人們在綠意盎然的林間晨練,呼吸清新空氣;傍晚,孩子們在水清岸綠的河邊嬉戲,親密接觸大自然。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廣大百姓切實感受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帶來的成效,也讓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美麗山西建設,一步步呈現出清晰的“實景圖”——塞北大同的藍色“名片”叫響全國,呂梁的荒山荒坡重披“綠裝”,河東濕地成為諸多候鳥遷徙的生態“驛站”……從北到南,從鄉村到城市,“山西好風光”定格在“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無數個瞬間,古老大地的河川之秀、人文之美煥發出新的活力。
環境保護步履不停,生態山西畫卷初展。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強力推動下,我省將繼續深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礪劍成鋒,奮楫揚帆,以“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責任擔當,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山西力量。(程國媛)